小弟(林馬克)我是「有機控」
因為所學,知道越多,不敢吃的東西就越多,
近年來食安風暴頻傳、民眾飲食型態逐漸改變,「有機食品」正夯。
只要商品或蔬果掛著「有機」,產品的質感就提升了!!
「有機」到底是什麼?太學理先不談.....
「有機」講白話就是避免食品中的「化學成份」對人體的危害。
挑選有機產品「步驟」
小弟 教大家 一定不會買到「假有機」
(1)國內有機食品一定會有驗證機構標章點我, 非通過的驗證標章不選
(2)打電話去驗證機構詢問,你買的這一個產品有沒有通過有機認證?認證的效期過了嗎?
第一藉由此方式可以確認此產品是否為假有機
第二藉由電話對談可以瞭解認證機構對於有機產品的「嚴謹性」「專業能力」,可以評估是否信任該機構所稽核的有機食品
(3)第三可以跟賣家要「驗證證書影本」產品上通過的字號是否與產品相符,驗證效期是否過期了?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結論就是 有機食品可以買,但是不要太相信「某些」驗證機構,驗證機構稽核人員,素質良莠不齊,
前鎮子我見習的農場要申請有機認證
以下分享「落漆」的稽核流程
某日與稽核人員約定了查核時間
稽核人員來了,挖是兩位女孩!! 當天先交換了名片還買了飲料請她們喝(見面禮)
林馬克:「您好歡迎來到我們農場,今天農場採樣及評估,由我帶妳們到不同的地號分點採樣」
對方蠻客氣,重點來了...來了....「她只帶了採樣工具與採樣袋」。
心想妳們「地籍圖」簡稱地圖好了,地籍圖:就是當初在地政申請的農地地圖
稽核人員連對都沒有對,不會產生「此地非彼地」嗎 ,要驗證垃圾山帶妳到金寶山
採樣時一直抱怨, A稽核員說:「你們土地有風險,風險很大阿,沒有隔離區塊阿」,B稽核員乖乖的採樣
只要是「非網室」都說沒有隔離區塊,其實有隔離區塊,要驗證的土地,週邊的屏障都有解釋,其實我都有解釋,
我反問,林馬克:「我們其實再都有設隔離帶,風向有考慮進去,請問喔,隔離區塊大概要離種植區距離多遠阿?我怕不符合規範」
她們竟然回答不出來............我無言了我。B女採樣只採淺層的表土,一塊水田地竟然只採樣角落,她們不想下水田.......
差不多快「採樣」完成。送她們回農場辦公室填寫一些表格文件。
勁爆的來了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她們遺留了3袋採樣袋在我們農場,
沒有來取走或電話詢問,
過了N個月我們採樣分析結果竟然......「都通過」
小弟我有把這情況偷偷的給他拍照..有夠好笑...「採樣袋這個鬼東西會遺留在我們農場」..
從此該驗證單位所驗證的每項產品一律拒吃